Saturday 7 January 2006

﹝駁電﹞還是﹝博懞﹞?......9

「二五仔靠得住」,我對二號《中電控股》及五號《滙豐控股》(註一),素來都很有信心,但最近出現一則《中港電力》準備輸電到特區的新聞,惹人關注:

1. 電力巿塲會否由財閥割據的局面,變成全面開放呢?
2. 中電(02)及港燈(06)會否步《電訊仍Fall》後塵,面對嚴峻挑戰呢?
3. 新競爭者是否有足能力挑戰兩電呢?會否﹝駁電﹞變﹝博懞﹞呢?

此新聞實在是疑點重重:
1.      新公司《中港電力》並無向特區政府申請向港輸電,就向外公佈。現時中港大型基建,須通過中港聯絡小組商議(註二),中港電力似乎不單不尊重特區政府,同時也不尊重中國政府。
2.      在利潤保障制度下,利潤是與投入資本掛勾,若售電收入低於估計,投資者就會提高電費。因此有再多的新競爭者,也不會出現減電費的情況。
3.      對於競爭者的電費,如何釐定?實在是一個大問題,若與中電相同,新公司一定没有競爭力,若低於中電,就出現三種電費,引起社會爭論,要求開放電網,消費者自由選擇,接著會是一連串令政府頭痛的問題。
4.      特區政府對於新公司於每年,或甚每月的輸電量,都須要仔細硏究,又或是如何與兩電配合的工作,都不是一年半載可以磋商解決的。
5.      國內出口任何貨物須要國家批淮,長期出口民生必須的電力到特區,更加須要得到國務院級審批,以《中港電力》的背境,要得一紙批文難度不大,但新公司不單挑戰兩電,更挑戰香港兩大財閥,不要忘記其中一位李X誠在國內也有很大影響力。
6.      新公司李小琳主席表示,今年5月廣東省電力供需會達至平衡,07年會出現剩餘電力,我想國家批淮出口電力的大前提,必定在電力充足下才放行,過去數年,國內缺油、缺水、缺電的情況嚴重,GDP又以約10%速度增長,日後油、電需求更大,雖然過去數年大建電廠,推行電力及電網改革,還有西電東輸的項目不斷在進行,但到底電力的供求會出現怎樣的變化呢?李小琳的估計是否準確呢?因過去曾有嚴重缺電情況,無論如何,胡溫政府都不會貿然批淮電力出口。
香港的電訊巿塲已於十數年間全面開放,電力巿埸亦應該引入競爭,可惜特區政府似乎没有這樣的準備,而唯一挑戰者《中港電力》,又行事草率,似乎是﹝博懞﹞多過﹝駁電﹞,給人信心不大。 能源事業是重要行業,但隨著全球化及中港的經濟融合,將面對更多挑戰,有心硏究電力巿塲變化的投資者都應留心下列各項資料:
1.      外國開放電網、電力巿塲的經驗
2.      全球電費的價格及釐定
3.      國內電費的價格及釐定

我自己並没有相關資料,但非常有興趣,希望各方好友可以提供一點資料。

對於二號仔《中電控股》,我始終相信它成為第二隻《電訊仍Fall》的機會很微...(待續)



(註一) 我持有兩隻股票,滙豐及思捷,雖然現時没有中電,但它仍是一隻我非常喜歡的股票

(註二) 正確名稱,不記得清楚 (唔查啦,請見諒)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