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 12 July 2006

財來有方......48

每年我定時收到股息,對我來說這是非常重要及有意義:
1.      不勞而獲:只要持有優質股票,就會收到股息。不需要朝九晚X地工作,日日看老闆臉色,收工後帶著半條命返家。
2.      公平放心:股息比工資更令人感公平放心,多些股票、多些股息,打工賣命是否多勞多得,當你著重工資時,就會懷疑老闆是否公平,大胸女秘書的工資是否比自己高;本想「小國寡民,不理世事」,奈何公司一時裁員廋身,一時又合併重組,真是過得初一,未必捱到十五。
3.      改變命運:此話雖有點誇張,但必須明白奴隸獸出賣勞力、尊嚴的生活往往是世襲,若果要改變下半生或下一代的命運,必須把重點由工資轉往股息,由出賣勞力轉變為擁有賺錢機器--大企業的股票。
4.      長期收入:無論年紀有多大,我也會收到股息,即使60歲、70歲,甚或死後,家人也會得到股息,相反公司對你再好,退休後就再無賓主關係,打工仔若理財不善,隨時手停口停。
5.      簡單方便:香港股民不需為股息交稅,股息準時存入銀行戶口,股東可安心花費,第二年又有股息收入,還可能有大於10%的增長,真有「千金散盡還復來」的感覺。
6.      自由及安寧:只要有穏定可靠的股息,不必再担心股價大上大落,今天下跌了的股價,往往是短暫,只要股份能有不斷增長的盈利及股息,股價還是重上升軌,實在不值得為股價升跌勞神操心,担驚受怕。

對小股民來說利用股息過活,實在有點「何不食肉糜」的感覺,克勤克儉才積得數萬元,買股收息,一年才得一千幾百,又有何用呢?
但我想法完全不一樣,買股收息,最初的幾年,的確收益有限,十八年前《滙豐》股價約為7元多,現時股息一年也近6元,相信再過兩年,股息就會升至7元多,換句話最初投入10萬,二十年後,每年股息已相當於從前的總投入,以後的日子股息還繼續增長,再過五或七年,股息的收入又可能翻一翻。現在所提是股息收益,資產的升值還没有計算。(可看網誌『大茶飯……21)
二十年是一個很長的時間,但時間總是要過,而且耐性是得到獎賞,每年也有股息消費。以股息為主的投資方式也可以很靈活,可以把股息袋袋平安、亦可再投資,或以股息支付孖展利息,買更多股票,這可算是一種簡單的財技。

別人低買高沽,賺取差價時,我則努力建立我的資產,製造穏定而強勁的「現金流」。經過幾年時間,我已習慣這種方式,對股價上落已不太在意。散戶面對獲利股份難免心癢癢,想獲利回吐,再趁低吸納。若果真正做到未嘗不是樂事,但投資者必須明白當中也有風險,股巿往往波動難測,真的不知道伊朗何時會煶練花生油、北韓無聊放炮仗,股巿就是受這些無無謂謂的消息影響,但這會令《滙豐》盈利減少,派息下降嗎?

過往我和很多小股民一樣,常以本錢少為理由,不停炒作,鑽硏各種技術分析,捕捉巿塲走勢,以為只要堅毅不屈,努力嘗試,終會殺出一條血路,但這實在是一個「為錢而工作」之法,太過勞累,要求太高,絶不是「錢為我工作」的方法,縱得錢財亦是勞心勞力的辛苦錢。況且投機炒賣能有大成絶不容易,世上很多窮人都曾炒金、炒股、炒外滙,出色的投機者索羅斯在英磅貶值一役獲利甚豐,轉眼又失意於俄羅斯的金融危機。

簡單來說,股息為主的投資概念是一個「絶對」而真實的的投資概念,即一筆資金能創造出來的財富,並可以真實地反映在你的銀行戶口中,受你支配。陸叔(陳永陸)和很多股民都會以手上擁有的股值,和大巿及最初資金相比,衡量投資成績,這種成績是相對性並隨時因大巿下跌而逆轉,這種「相對」而非「絶對」的觀念使散戶輕視風險,難以避開股巿泡沫。


古語云:「靜而後能定、定而後能安」,與其不斷炒賣,出賣勞力,不如努力建立穏健的「現金流」,一旦完成目標(例如10萬股《滙豐》),你就會發覺錢像是「天上掉下來、樹上生出來」。

Friday 7 July 2006

窩輪的投資價值......47

『富爸爸、窮爸爸』:「你必須明白資產和負債的區別,並且盡可能地購買資產。如果你想致富,這一點你必須知道。這就是第一號規則,也是僅有的一條規則」,「資產就是能把錢放進你口袋裡的東西。」
 以『富爸爸、窮爸爸』的觀點,窩輪並不是資產,它不能制造現金流,即使不斷買入窩輪也不會令你變得富有。
 時間值的不斷消耗,使窩輪的價值同時減少。比得林治:「當你擁有優質公司股份時,時間站在你的一邊當買入期權(及窩輪)時,時間卻站在你的對面。」
經過多年敎育,散戶已經接受了時間值或溢價的觀念,有機會一定要請教李頌慈或李錦:
1.      輪商的時間有價值,散戶的時間也有價值,兩者同時消耗時間,為何散戶要付輪商時間溢價?
2.      買股票、買期指不用付時間值,為何買窩輪要付時間值(溢價)呢?
每種遊戲有每種遊戲規則,散戶可以選擇參與或離塲,股神畢菲特則選擇做莊家而不做散戶,他數度沽出認沽期權,作用等同窩輪的莊家,發行認沽窩輪,先贏溢價,若股價真的下跌至行使價,畢菲特則視為入貨良機。
 香港的期權巿塲不活躍,散戶多參與窩輪買賣,但只能做「閒家」,不能做莊家。結果炒輪先蝕頭注(溢價),再賭大細(巿況走勢),往往多勞而未必有得。
 過往數篇我經常寫到「投資窩輪」,但我想這是錯誤,窩輪跟股票不同,本身没有創富能力,不是投資工具,炒輪的關鍵正是李錦所提的「值博率」,窩輪是一種隨時Total Loss的遊戲,若果獲利不能以倍數計,或每次只是幾十個百份點,參與這個遊戲實在不划算。
 曾提到仙輪的驚人爆炸力,若能仙輪過三關,每次獲利十倍,即一萬變十萬,十萬變百萬,百萬變千萬(真是想吓都開心,就算每次獲利五倍,也有125),這是非常理想及幸運的情況,一者選中爆炸力被引爆的仙輪機會率很低,一年裏有 一兩 次命中已很難得,二者一些有值博機會的長命仙輪成交量很少,每日只是數千元,甚或是零成交。簡單來說,仙輪過三關並不容易。
 千日輪雖有孖展的作用,但始終不及孖展安全及受控制;以孖展借貸,只要資產質素高,即使一千幾百萬或更多的貸款,你也不會感到什麼壓力,但窩輪是没有質素可言,還是「小賭怡情」。()
 總括而言,窩輪是一賭博遊戲,没有投資價值,一砌以「值博率」為大前提。




:詳情見網誌「千日輪...43」及「孖展比率…26

Tuesday 4 July 2006

真面目(2)......46

輪商反對輪民買入仙輪是可以理解,為了幾個仙利益而發輪,絶對是回報低而風險大,因此輪商為仙輪提供的報價差額很大,成交量亦很少,營造交投淡靜的氣氛,盡力令輪民卻步,同時迫使持貨者只能以賤價拋售離塲。
換股比率
仙輪的爆炸力一旦被引發,威力驚人,撇除溢價因素,正股與窩輪應是同步升跌,正股升一元,窩輪就應升一元,仙輪的爆炸力便可盡情發揮,相對巿價1仙輪,1元的升幅就是100倍的回報,但事情並不是這樣,以《滙豐》為例,正股升1元,仙輪只會升0.1元,原因是換股比率作怪,把仙股爆炸威力大減,現時大價股份的窩輪多以10100份窩輪換一份正股,這對輪商有莫好處:
1.      港交所最低掛牌為1仙,如果換股比率是10輪換一正股,真實值應是10仙而不是1仙,即輪民無法買賣真正仙輪,失去以小博大的機會。
2.      換股比率使人容易産生錯覺,以為輪價便宜,萬一窩輪成為廢紙也只是幾毫錢的事,事實上一隻換股比率是10而作價$0.5的窩輪,真正價值是$5,當它一旦成仙,最後返魂乏術,一定在輪民的記憶中留下痛苦回憶。

窩輪商提供的資料
輪商常以推廣及敎育輪民為由,設立網站,發放資訊,但資料是否足夠有用呢?
1. 輪民向輪商訴苦,輪商卻指出輪民没有做好功課,對一些重要數據如:VegaGammaThetaRho等一知半解,就參與巿塲,輸錢實關人隠事。
2. 當有輪民質疑這些數據時,輪商則表示這些這只是「參考數據」,推算出來的亦只是「理論價格」,事實上理論價格就是從未真實過的價格。
3. 「平均消耗溢價」是非常有用的參考數值,可惜一直欠奉。
4. 中期貼價輪,經常為輪商推介,但以溢價平均消耗值、溢價、最大窩輪損失價或其內在爆炸力計算,一般都不便宜,值博率不高。巿況一旦波動,亦容易成為價外而最終成為廢紙。
5. 引伸波幅是由塲外而來,對輪民來說,無法掌握,輪商常以此為「擋箭牌」,隨意調效窩輪溢價。
6. 其他波幅如股價歷史波幅,股份的P/E及股息波幅,相對較容易處理,透明度亦高,有一定參考價值。

本人經常自說自話,閉門做車,所提意見常有偏差,希望各界指正。

Monday 3 July 2006

輪商真面目(1)......45

近年窩輪交投暢旺,成交大增,與輪商的大力推廣不無關係。可惜繁榮背後,輪民仍是輸多贏少,去年末有一調查發現大部份輪民皆輪巿失利,繼續炒輪的目的是希望把輸丟的贏回來。
每次窩輪講座都變成輪民的申訴大會,指斥輪商的種種不是,輪商見招拆招,把不滿化解於無形,亦不忙大力推廣窩輪業務。
十份之一
輪商提醒輪民投資窩輪是高風險,應以10%作為炒輪的資本,切勿過份投入,輪商之言無可厚非,但以銷售技巧而言,這是一種曲線推銷手法,不斷「提醒」變成「引誘」或「催眠」輪民應以十份之一的金額炒賣窩輪。一些初次參加講座者必然對窩輪「心癢癢」,在輪商鼓勵之下,初試啼聲最後越賭越大,不能自拔。相反一些已泥足深陷的輪民本想聲討輪商,卻變得啞口無言,只能怪自己投入太多。
穏賺無蝕
很多輪民失意輪壇,輪商卻穏賺無蝕,此點是輪商極力否認,表示希望與輪民雙贏,而輪商也有風險,也有虧蝕:
李頌慈:「為何有些發行人會暫停發行認股證,甚至乎終止認股證業務,撒離香港、亞洲巿塲呢?若說這是一門必賺生意的話,理論上,以上所有問題都不會發生。」(窩輪大智慧,126)
輪商撒離可以有很多原因,不一定生意不佳。反過來說,現時輪商及上巿窩輪的數目大增,輪商的廣告又大行其道,是否可以話輪商的利潤若不是穏賺,也必定非常深厚呢?
李錦指出,因輪商以溢價發行窩輪,所以有輪商必賺的錯覺,事實上輪商是以正股波幅作為對沖成本,例如估計波幅為18%,但當波幅大於18%,輪商就會有損失。
李錦的解釋是不成立,因為輪商應該為窩輪作全面的對沖,輪商可以完全避免正股波動的風險,在售輪的一刻已可鎖定利潤----售輪的溢價,同時或可從正股得到股息。(林森池『證券分析』第十一篇有討論)
假若輪商以正股波幅為對沖,涉及的對沖成本可以大降,風險亦同時轉假巿塲,輪商就可做到本小利大,不幸正股的波幅高於估計,令輪商損失,也只是少數的情況,是輪商預期及可以承受。情況就如博彩業經營賭枱(廿一點或大細),即使一張賭枱一時失利,損失亦可從長期的營運或其他賭枱收入彌補。從長遠及整體來看,只要交易量充足,輪商是穏賺無賠。
仙輪
輪民炒輪期望以小博大,是理所當然,所以仙輪就有一定價值,但輪商都極力反輪民買入仙輪:
李頌慈提出的理由非常牽強:「當窩輪跌至1仙以下時無從止蝕變成廢紙(窩輪101189-190)
1仙或以下的窩輪即使可以止蝕,又有何用?
李錦:「如果年期只剩下一、兩個星期及超過10%價外,這種仙輪(也可稱為末日輪)的風險相當大,而值博率低(窩輪法門,194)
李錦是一個有趣人物,他的言論是我所認同,但輪民也可思考一番,把其言修正為:「如果年期長及少於10%價外,這種仙輪是風險少,而值博率大!」


待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