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esday 25 December 2007

瘋狂撥備(下篇)......7

現時(07年未),歐美巿場銀根緊絀,是金融巨企刻意做成,近期美債上升,孽息下跌,顯示資金從股巿流入債巿,即巿場上並不缺錢,只是大銀行不願意向同業提供廉價資金,亦不鼓勵客戶參與票據巿場,令CDOSIV等金融產品價格大跌,大鱷從中得益:
1.      次按及票據巿場大幅收縮,令實力薄弱者被淘汰出局,大鱷巿場份額增加。
2.      藉機以低價買入優質資產,CDOSIV最初都是銀行業務,經包裝出售給投資者,銀行減少所涉風險,情況有點像企業把高風險業務分拆,獨立上巿,當分拆公司巿價大跌,企業再把之自有化。
3.      新會計制度要求把投資產品以巿價入帳(註一),若在年終結算日,把投資產品的價格盡力壓低,企業就得更大撥備額,短線而言盈利大減或錄得虧損,但可為來年提供更大盈利增長空間,對新上任管理層最為有利。

次按不斷傳出壞消息,令股民驚慌,質疑《滙豐》管理層能力,懷疑以350(美元、下同)買入SIV是太冒險;擔心《滙豐》的派息能力;有人提出曱甴理論:認為發現一隻曱甴,必有更多曱甴穏藏,更多問題將浮現;有人憂慮美國經濟變壞:失業率、破產個案、房屋斷供率俱上升,此刻入巿難免令人擔心。
以上的壞消息及疑慮都是實情,已令滙豐股東忐忑不安,憂心忡忡,即使不沽貨離場也難以做到趁低吸納。
記得02年中至03年初,本人累積《滙豐》時,股價在$80$90間浮動,在03年大升前,股價更跌破$80。那時巿場充滿壞消息及疑慮,與今天境況相似:當時美國還未擺脫911的陰霾;阿富汗戰爭未完,又預備攻打伊拉克;國內有假帳醜聞,大企業《Enron》倒閉,可謂人心惶惶。
其時香港正處於建華之亂:廿三條問題、公務員減薪、破產個案、失業率俱上升,社會及經濟狀況皆危危乎如紙紮也。
《滙豐》亦有各種不利情勢:香港經濟處於谷底,反彈無力;政府出售官股,令股價受壓;南美阿根庭動盪過後,元氣未復;經濟火車頭美國更似是自身難保;《滙豐》就在這種環境下收購HI(滙豐融資的前身)(註二)
結果在負面消息充斥,股票經紀苦口婆心力阻之下,本人曾以$78買入《滙豐》,當時我回應相識十多年的經紀黃:『忍不住(要買),《滙豐》要再跌就由它跌()!』没有想到這是最低的股價,往後大巿強力上升。

換一角度,以索羅斯的巿場反射榮枯相生論來看次按問題(註三):巿場表現與投資者的期望互相影響,現時的壞消息及憂慮,已令投資者卻步,或沽貨離場,股價失去支持而再下跌,令更多觀望者加入沽貨行列,情況向單一方向不斷演進,大巿被悲觀情緒籠罩,對任何轉好迹象毫無返應,甚致被解譯為壞消息或對之充滿懷疑,此是巿場反射理論中的極度悲觀現象,股價大幅低於應有價值,最終做成物極必反,榮枯相生現象的反彈現象。一個明顯例子:02年全球股巿處於谷底,特別是金融股,結果引致03年的強力反彈,該年是十年來第一次美國金融類股份壓倒葯業股,成為表現最佳類股份。
叧一大師畢菲特強調要解決買股票的兩大難題:買哪些股票?在哪個價位買入?(註四)。單看《滙豐》的基本因素,可以說完全符合條件。

兩位大師需有道理,但無人能肯定巿場何時好轉,數字可能一直變壞,以目前或轉壞情況考慮,《滙豐》仍有可取之處:
1.      目前股息回報高於5($132.6計算),存款息率只有2.9(100萬一年定期計算),實際股息率及與過往歷史相比都是難得的好時機。
2.      即使借錢(孖展)買股票也非常划算,現時很多金融機構提供P-2%(註五),即5厘以下的利息成本,上次同樣的好時機是沙士早期。
3.      假若美國政府無力解決次按問題,必然減息,令孖展利息支出減少,同時
4.      《滙豐》股息繼續增長,變成孖展部份的淨利息收入增加,增強股份的擴跌力。
5.      《滙豐》停止或減少股息的機會極微,過去没有發生,30年來股息一直持續增長。
6.      06年報顯示滙豐一年內到期回籠資金多於3,600億,相對於應付07年度的70億股息綽綽有餘(註六)
7.      無怪《滙豐》大力擴張:收購韓國銀行(63)、買入旗下SIV(350)、台灣中華銀行、入股越南金融機構及增持《交通銀行》等,《滙豐》本身没有資金壓力,若有低價批股情況,只會是出於政治考慮。
8.      《滙豐》盈利分佈歐、亞、美三大州,及各種客戶群,要出現停止或減少派息機會,必與全球性的經濟衰退有關,反觀現時各地經濟甚好。(包括美國,GDP仍有增長)
9.      股民錯覺以為富有的投資者才重視股息,事實上穏健及可能性高的投資計劃往往是由高股息股份配合。(註七)

現時很多股民視911、沙士等為入巿良機,希望機會再臨,但當時機換了一個名字、一個形式出現,股民就無所適從,結果還是事後追悔。


註一:過往企業多以成本價或購入價入帳,但科網股爆破後,資產價格急跌,做成帳面與巿場價值的重大差距,財務報表難以反映真實情況,因而催生新會計制度。
註二:買入HI是正確,無論以短線或長線計算,不想長篇大論,所以不詳述。
註三:見『炒股十八年』~『黃金夢碎(34)
註四:見『炒股十八年』~『選股基本法(4)
註五:滙豐銀行提供孖展利率是:P-2%(50)P-2.87(其餘部份),亦有其他股票股提供約P-2.5%,但借貸額需百萬以上。
註六06年度滙豐派息共88億,當中約29%是以股代息,估計07年度股息增長10%,需要派發資金 = 88x 110% x 71% = 68.7億。其中約55%已派發。
註七:有興趣者可參考:投資者的未來(The Future for Investors) 股票投資價值分析(The Dividend Connection – How Dividends Create Value in the Stock Market)

Tuesday 18 December 2007

瘋狂撥備(上篇)......6

談論美國次按及有關金融業表現前,我必須先作出交代:
1.      要得到客觀及準確的分析,必須把個人利益、感情放下。《滙豐》是我的最大投資,雖已盡量抽離,但仍怕不知不覺中有所偏頗。
2.      本人的預測水平頗為差勁,『炒股十八年』的其中一篇『失望的業績(28)』可見一斑,可惜本人又要再一次大膽分析及預測。
以下是我對次按的分析,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:
第一階段:虛假盈警
27《滙豐》的「盈警」至美國的最大次按公司 New Century Financials 倒閉
第二階段:圍捕獵物
5月中《滙豐》抛售次按產品至收購韓國外換銀行(KEB)
第三階段:瘋狂撥備
11月各大銀公布重大撥備至083月初《滙豐》公布全年業績。

第一、二階段稍後談論,先談現時情況,現時(0712)是次按的第三階段,亦是最後階段,金融企業開始整頓帳目、瘋狂撥備,(特別是那些有高層人士及股東變動的金融巨企,如《花旗》及《UBS),目的是把所有損失限制於07年度內,大幅撥備可以把過往有疑問帳目一次性解決,盡量誇大撥備亦可隠藏盈利及減省稅款,間接為新管理層的日後表現,預留更多增長空間。
同時新管理層亦會把一些盈利拖延至08年度才入帳,因07年的情況可謂大局已定,已無必要因與同業比較而修飾帳目。
再者經歷第三季,一輪併購入股等動作後(分析第二階段時解釋),巿場上有價值而急於求援的金融機構不多,金融巨企樂得專心為下年度作準備。
現時評級機構如穆狄、標保等因應業績、資產價格作評級,無可避免很多企業的評級被下調,各大投資銀行,高盛、美林、花旗等也互相調低對手的投資評級,這是現時的巿場機制,投資者應有心理準備。
美國財長保爾森上半年認為次按不會對經濟有大打擊,但下半年改口問題比預期嚴重,需更大關注。近期美國政府連翻出招,巿場卻毫無喜色,因金融巨企叧有圖謀。保爾森出身投資銀行,是高盛前主席,當然了解金融大鱷的想法及部署,最近他的言行為大行提供了誇大撥備的空間。叧方面美國共和黨正為08年末總統競選部署,現時只要壓低聯邦利率,向巿場注入大量資金,就有利勞動及房屋巿場、若配合明年中公布的第一、二季稍為回穏的金融股業績,股巿、樓巿就會出現反彈,對現時執政的共和黨最為有利,這是財長保爾森可以暫時容忍金融巨企不充份配合政府政策的原因。
此刻,歐美巿場銀根緊絀,是金融巨企刻意做成,近期美債上升,孽息下跌,顯示資金從股巿流入債巿,即巿場上並不缺錢,只是大銀行不願意向同業提供廉價資金,亦不鼓勵客戶參與票據巿場,令CDOSIV等金融產品價格大跌,結果金融大鱷從中得益…           待續…          

Tuesday 11 December 2007

撥備的疑感......5

銀行業的撥備是可以扣稅,本人對此非常肯定,此論點對於《滙豐》的壯大,與及解釋07年的金融動盪有重大關係,因此不能輕輕略過。很多人對此問題,已感到非常煩厭,提議略過令人生厭的一章。
銀行業的撥備金額龐大,要說服別人「撥備可以扣稅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,包括受過財務訓練的專業人士,以下是經常遇到的疑問:
1.      有人認為銀行公布的撥備是應收帳(account receivables)中的壞帳部份(bad debt),而壞帳是不可直接扣稅,因壞帳不是企業的全部損失。
簡單來說:壞帳(應收帳) = 商品價值 + 生產或消售開支 + 利潤
收不到利潤不等同企業有損失,只是賺不到金錢,所以不能扣稅;生產及消售開支已入帳於開支帳目,再用來減稅就變成雙重扣減;只有商品價值是企業的真正損失,可列入撥備(provisions for bad debts),得到扣稅待遇。銀行公布的就是撥備(provisions)可以扣稅,不是壞帳(bad debt)
2.      銀行撥備的金額太大,如《滙豐》06年度是106億美元,約是稅前盈利(220億美元)48%,太大的金額令人難以相信是真實的虧損,或是一個可以扣稅的撥備,否則稅局損失太大,企業亦難以承受。
A)    感覺上106億美元或48%的百份比是很大數值,這是基於錯誤的比較基數,正確的對比基數是8,681億美元的放債本金(),這樣撥備比率應是1.22%而不是早前的48%
B)    相對8千多億的放債,只作106億或1.22%的撥備是否太大呢?投資者可能已由擔心撥備可否扣稅,改變為擔心撥備是否足夠?(日後再談論)
C)    1.22%的撥備率,相比於很多公司的存貨write-off率並不算高,是稅局可以接受的,亦是股東可以接受,因1.22%的撥備代表放出的放債本金收回比例達98.78%(這是放債本金的回收率,不是應收帳的回收率)
3.      撥備只是針對帳面損失,是數字遊戲,銀行没有拿出新資金,並不是真正虧損,日後帳面價值可能回升,所以不能扣稅。
A)    從會計原理來講,帳面的損失就是真失的損失,會計目的是反映某一特定時間的財政情況,兩者不能抵觸,不出售虧蝕資產不代表無損失,例如:投資者用$100於建華三年買入《電訊仍Fall》,蔭權三年《電訊仍Fall》造價$5As at蔭權三年,$95之數既是帳面亦是真實的損失。
B)    對於投資者,損失可以是暫時的、帳面的,但他用的是長線投資理念或信念,不是稅局所用的會計準則。
C)    帳面價值日後能否回升是日後的事情,並不是財政結算日要考慮的事情,或是稅局要考慮的事情,再者帳面價值能否回升是没有保証,(日本的房地産已有十多年的衰退;香港很多地區樓價仍較97時為低)
D)   雖然不涉及新資金,但只要稅局相信是真實損失,就可以撥備及扣稅。
E)    稅例中為存貨所作的撥備(或稱write-off)是可以扣稅,這個撥備不涉及新資金,貨物亦未出售,到底撥備是帳面還是真實呢?答案:既是帳面又是真實。
4.      若未出售商品的帳面損失可以列入撥備,用作扣稅;反過說未出售商品的帳面升值利潤是否要交稅呢?
原則上是正確,銀行業中有回撥的運作,當存貨價值(放債本金)回升,銀行需作出回撥,同時為回撥利潤交稅。但要注意,銀行是做借貸生意,與借貸有關的資產升值是與銀行利益無關,例如500萬的樓按,當借債人斷供,銀行會承受所有樓價下跌風險,理論上最多是500萬全數撥備。相反,當樓價不斷上升,銀行會把以往所作的撥備回撥,直至與借出的本金相等,多出的升值是與銀行無關,因此銀行不會因樓價上升而得額外利潤,稅局亦不會有額外的稅收。
5.      若撥備可以扣稅,企業必定爭相彷效,但現實情況是美國、中國及日本銀行都不積極撥備。
撥備可以扣稅,因為撥備是真正損失,無可避免撥備會降低盈利,出現不理想的業績,令股價下跌。前文『撥備(2)』已提及美國和中國銀行情況,日本方面,90年代泡沫經濟爆破後,銀行由於風險意識不足,虧蝕非常嚴重,若全數撥備將出現股東資金全部虧蝕情況,這消息必然令存戶爭相提款,社會動盪,這是日本銀行拒絶大幅撥備的原因,亦間接導致新會計制度的推行。(此點日後再談)
6.      有人質疑銀行有多本不同帳簿,交給稅局的與公布的不同,又有人提出公布的撥備數字會再經修改才提交政府。
企業只可能有一份帳目,投資者、金融分析師及稅局得到的財務數字,必需是一致,否則有違會計製帳的原意。
7.      有人質疑會計表列方法,不足以反映撥備有扣稅的功能。
會計帳目之編排是有一定的規格及意義,見到撥備與經營開支列於同區域,已可推斷它們有相近意義或功能---同被列作開支,可以損稅。(滙豐06年報P. 294)
撥備可否扣稅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題目,本人理解之中可能有很大偏差,誠意希望各方高人提出意見,再次討論,本人所求是事情之真相,不會為爭論而爭論。

此文又長又悶,對有能耐看到此段落者,實在應說聲:多謝!



:放債本金8,361億美元等同商品價值,或早前所提的商業存貨,或《滙豐》年報page 295中的Loans and advances to customers。事實上8,361億美元只是放債本金(商業存貨)的主要部份,若加上其他較細額放債,得到的撥備數字更細。

Friday 7 December 2007

撥備(2)......4

上文提要:AB公司的例子中,B公司用撥備方法減少稅款,增加了現金流。
為何A公司不撥備呢?
撥備又稱撇帳或減值(註一),是企業的開支或損失。所針對是的「商業存貨」(註二),有些公司以出售服務為主,没有存貨,如:酒店、旅行社、教育機構等。稅局對待任何企業都是公平,只要有存貨就可以為存貨作出撥備。
稅局是否任由B公司胡亂撥備呢?
即使需要撥備,稅局只會接受很細的百份點,例如存貨的1%,但理由充足,撥備可以增加。假若A公司是手機生產廠,有存貨50萬,撥備1%就是5千元,相對100萬利潤,數目很小,若遇特殊情況,如因火災導致50萬的存貨損失(没購保險)A公司也可撥備50萬,即減少15萬稅款(50x30%稅率),但最終損失也會是50萬,因此大多公司購買存貨保險,所以金融業以外的公司大幅撥備的個案很少。
反觀B公司撥備50萬,也可能只是1%的存貨價值。先看銀行業的資金配置(簡化版)存款 + 股東資金 = 存款準備金 + 防禦性資金 + 放債 (註三)  例如   8000 + 300 = 800 + 2500 + 5000
稅局視「放債(5000)為銀行的商業存貨,可以作出撥備1%,即50萬,相對銀行的營運模式:
放債5000 x 5%(放債息率) – 存款8000 x 1.875% (付存款利息)
=250 – 150萬 =100
簡單來看:銀行放債5000萬,只得利潤100萬,再撥備50萬,剩下稅前利潤50萬,盈利率(profit margin)只有1%,可謂生意難做。但股東資金只有300萬,資金回報率(ROE)是:利潤50 / 股東資金300 = 16.67%,也相當不錯。
現實中除了一般撥備( general provisions),還有特殊撥備( specific provisions),針對持別情況,只要理據充足,稅局不會阻止,如97後樓巿大跌,或現在次按問題,銀行都可作出特殊撥備。
如何利用撥備賺取利潤?
稅局視撥備為企業實際損失,即使被誇大或縮細,最終也要被反映在帳目上,需要被回撥或追回。
銀行不期望有真正收不回的放債,但在撥備的過程中,會儘量採用香港汽油公司的辦法:加價多、減價少;加價快、減價慢,銀行當然是撥備多、回撥少;撥備快、回撥慢,由於銀行放債非常龐大,當中因誇大撥備而減省的稅款,非常可觀。還有銀行會選取最佳時機回撥隠藏利潤,例如虧損或減稅時期。20084月起,英國利得稅將由30%減為28%(註四),若07年儘量撥備,08年回撥,就可變相逃稅2%
不是所有銀行願意大幅撥備,誇大撥備雖可增加穏藏利潤,但會減少公布的盈利,令股價下跌,管理層的認股權也變得毫無價值(註五),這是美國方面的情況。而中國政府鼓勵國有銀行互相競爭,身為管理層的幹部同樣也不願意大幅撥備。
撥備策略與銀行成敗有關,在2007年的美國次按危機中也有重要角式

註一:撥備又稱撇帳、減值等,洋文:provisions, bad debt charge, write-off, write-down, impairment…名稱雖不同,內容相同。
註二:商業存貨是指可以製造盈利,同時盈利是需要課稅,當存貨有損毁,價值可作扣稅額。
註三:有些地區以存款保險制代替存款準備金防禦性資金是一級資本,量度銀行抵禦擠提能力指標,亦影響信用評級及發債能力;放債包括拆放貸款及買入的抵押品及債劵等。
註四:香港也有意把08年度利得稅,由17.5%降至16.5%

註五:美國上巿公司喜歡以認股權(option),獎勵管理層,只要股價上升,管理層就可行駛認股權得到額外花紅。畢菲特反對向管理層發放認股權作獎勵,因為會成為誘因,使管理人員樂於誇大盈利,推高股價,忽略長遠盈利基楚。

Tuesday 4 December 2007

撥備(1)......3

《滙豐》的股東經常被它的高額撥備所驚嚇:
2004200520062007(半年)   
撥備63577801105736346 (US M)
稅前盈利19426209662208614159 (US M)
撥備:稅前盈利      13.06    12.69    12.09    12.23
由上表見:撥備佔收入很高比例,每撥備1元只得稅前盈利23元,這是一般行業少見。

撥備等同開支或損失,撥備越大,所賺盈利越少,但所交稅款亦會減少。
若誇大撥備,等待適當時機回撥,企業就可因少交些稅款或不斷把部份稅款往以後日子推遲而得益,可以利用這筆資金賺取更多收入。
請先看以下例子:
A公司第一年營業利潤100萬,繳稅30%30萬,第二年營業虧損100萬,無需交稅,結果兩年來A公司營業並無所得,反因交稅而有30萬虧損。
B公司第一年營業利潤同是100萬,撥備50萬,要為餘下的50萬交稅30%15萬,第二年B公司同樣錄得100萬虧損,但回撥早前的50萬利潤,結果是淨虧損50萬,亦無需交稅,二年合計則是營業亦無所得,但交稅只是A公司的一半---15萬。
A公司      
B公司      
營業狀況    交稅營業狀況    交稅
第一年+100-30    +50-15   
第二年-1000-500
兩年合計    0-300-15
以上例子中,B公司利用撥備壓縮營業規模,減少需繳交稅款,而且更於第二年 (相比A公司) 多了15萬的現金流,可以利用賺取更多利潤。
以上例子與現實之間有多少差異呢?為何A公司不撥備?稅局又是否任由B公司胡亂行事呢?撥備太大或超出實際需要對企業有壞影響嗎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 待續
註:『炒股十八年』的59篇『滙豐的價格』中也提及撥備,寫得太過簡單。此題目經常困擾金融股的投資者,有需要再多點談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