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 31 January 2008

梅菲法規......12

終有一天網友要埋怨或留言辱駡本人胡亂分析,此是在網絡世界喋喋不休,多言者,必有錯失的後果,正如梅菲法規所指不幸的事情終會發生。
近日兩則大新聞都與梅菲法規有關,不幸的事情終會發生:
1.      法興交易員違規操作
法興是香港的主要窩輪發行商,除了發輪賺錢外,更教導輪民利用窩輪套利或對沖巿場風險。諷刺是其母公司法國興業銀行鬧了一個大笑話,124法興公布旗下交易員完全突破保安系統,作出違規交易,損失49億歐元。法興公布了整件事詳情,令人發笑及難以置信,內容完全引証梅菲法規,不幸情況總要發生,當法興高層了解事件及預備平倉時(18-19),外圍股巿非常不穏,結果在平倉的三日過程中,頭兩日都遇上股巿大跌(21-22),到第三日剩下少量好倉時,歐州股巿才在美國減息刺激下大幅反彈。
假若法興能早一點發覺事件,又或平倉時股巿是上升或穏定,又或作弊交易員所持是空倉而不是好倉,這樣或許可以減少損失,甚致有盈利。
2.      中國雪災
中國遇上大雪災,不幸的是受災地區是抵禦嚴寒能力最弱的華南各省,很多電網、電垥、公路、機場等防凍能力不強,更不幸的是時值民工回鄉渡歲的春運時間。每年春運民工回鄉必對交通做成極大負荷,因此沿海各省多鼓勵民工留在工作地過年,減輕春運壓力,但由於今年國內取消 五月一日 黃金假期,與及剛完成鐵路電器化及火車提速,令載運客量提高,結果做成今年回鄉民工比往年更多,連日大雪變成以十萬計民工滯留車站的刺手問題。假若大雪在民工回鄉後才出現,或柴油火車仍可大量運作,雪災的影響必可大幅減輕。
以上例子不是想指出法興或民工運滯當黑,而兩件事皆與梅菲法規扯上關係,不如意、不幸的事情終會發生,但這不是一個消極或悲觀的觀念,作為投資者或金融企業應早作準備,挫折及不幸事情是無法避免,必會降臨,成功企業就是那些可以捱過窘境的,在危機過後的復元及發展的企業。

《滙豐》作為金融業的巨人,經歷無數衝擊,一直以來採用下列方法應付風險:
1.      分散政策:自九十年代《滙豐》已推行盈利三分政策,分別依重歐、亞、美三地;亦有廣泛的客戶群、如個人理財、工商業務、投資銀行、及資本巿場。
2.      高額撥備:大額撥備已成為《滙豐》的例行公事,撥備有很多處,例如隠藏盈利、減少稅款。
3.      強勁資本:《滙豐》一直被認為資本雄厚,每收購傳聞,買家名單上多有《滙豐》之名,而用以量度資本實力度的資本比率,《滙豐》亦一直比同業優勝,07年度上半年的一級資比率是9.3%,假若《滙豐》與《花旗》於下半年錄得同數目的淨虧損額76.21億美元,一級資本率將降至8.6%,與美資銀的正常水平相約,即使出現過往未見之年度淨虧損,也難以削弱《滙豐》派息能力。(註二)
股民與企業也必遇巿況不利困境,即使運用了炒股二難,也會遇上超出預期之情況,在心理上及行動也應早作準備,面對任何困難也要保持冷靜,找出最佳的處理方法,過往很多人炒孖展及窩輪而被淘汰出局,我卻以此減輕風險......待續


註一:梅菲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的美國人,他提出:「若果不幸事情會發生,無論機會多麼少,也終會發生。」

註二:
2005 年度
滙 豐
花 旗
美 銀
一級資本率 %
9.00
8.79
8.25
總資本率 %
12.80
12.02
11.08
2006 年度
滙 豐
花 旗
美 銀
一級資本率 %
9.40
8.59
8.25
總資本率 %
12.80
12.02
11.08
2007 上半年度
滙 豐
花 旗

一級資本率 %
9.30
7.91
總資本率 %
13.20
11.23
2007 上半年度
滙 豐
花 旗
一級資本額 US Billion
973.44
924.35
相對風險資產 US Billion
10,415.40
11,683.80
2007 年度
滙 豐
花 旗
一級資本率
? (8.6)
7.10
總資本率
?
10.90
若滙豐錄得與花旗同樣下半年度的淨虧損76.21億美元,一級資將變成8.6%

Friday 25 January 2008

股巿過山車......11

20081 22日,港股大跌2,061點,以點數計算,是歷來最大跌幅。
當日股票巿場內天翻地覆,場外卻與過往87年、97年、或大多的跌巿日子相同,天氣和暖,是效外遊玩的好日子,當然此刻在過山車上的股民已無心玩樂。其間若股民時運低,渾沌之際,或因一時驚慌而沽出所有股票,把虧損兌現,即有可能被翌日大翻身的股巿弄至氣絶身亡。(翌日因美國減息,股巿飆升2,332)
回顧廿年炒股日子,股巿總是反復中向上推進,由87年暑假,阿笨處男下()海時,恆指約3,000點,上升至今日的23,000多點,(暫且不提最高的32,000),升幅七倍多,若果股民其間忙於工作或娶妻生子,無暇顧及87股災、六四時件、宏觀調控、911或沙士等,一直没有作過任何動作,已可安然獲得厚利。
本月《滙豐》的波幅特別大,高低相差達$27.5,比去年全年波幅$24.1更大,對孖展客而言,要緊握此股的難度的確比以往大。(在前文『面對逆境』有提及解救之法,稍後再補充一些)
近日股巿大幅反彈與美國減息有莫大關係,但很多評論仍非常悲觀,我卻持相反態度,也許本人之言有事後孔明,馬後炮之嫌;又或當大巿稍為湍定,便樂觀看好亦是非常愚蠢。阿笨看好後巿原因如下:
1.      美國減稅、減息的政策是正確,必有助經濟,政策原是本月末公布,布殊因應巿場而提前推出,如有需要還可以增加款項,利率也可再減,美國政府行事敏捷,大刀闊斧,客觀而論比很多國家做得爽快有力,(至少不是議而不決、決而不行),美國大選在即,政客只會批評慷慨不足,而不會多加阻碍。
2.      股巿大跌主要是信心問題,很多評論斷言否定布殊減稅、減息政策,指效用只是短暫、力度不夠或來得太遲,或反指政策只証明問題嚴重。這些都是毫無建設性及出於恐懼的評論,恐懼本身有一個特質,就是隨時間而消減,例如六四後,港人不願踏足國內;911後不願乘坐飛機;但隨著時間轉移,現時每日北上尋歡者不計其數,航空公司亦客似雲來。相信隨著減息,美國投資者會重返股巿。
3.      很多人提出統計數據,表示經濟轉弱或已進入衰退,事實上每星期美國的經濟數據很多,但數字非常參差,大多好壞參半,用傳統定義:經濟衰退是連續兩季GDP負增長,但現時一季負增長也没有,表示經濟轉弱的大多是信心指標,不是全面數字,反觀
4.      近期三大龍頭巨企,IBMGEJohnson & Johnson業績非常好(註一),一般藍籌也不差,而美國四大銀行也有全年盈利,只是第四季錄得虧損,或極低的盈利,這是特殊情況,股價已充份反映,而股東及管理層都不會容忍此事再次發生。
無論後巿看法是對或錯,事情總會有解決的辦法,困難亦總會過去,鑑古知今,過往股巿已證明一時困難是不足阻止企業的長線增長:
年份
恆指歷史高位
1987
3,949
1997
16,673
2007
31,958
2017
?
2027
?
只要有能力長線持有優質股票,終會勝出,獲得回報。


註一 2007年度,每股盈利

第四季
增長
全年
增長
IBM
$2.8
+24%
$7.18
+18%
GE
$0.68
+17%
$2.17
+9%
Johnson *
$0.88
+8.6%
$4.15
+10.4%

*扣除特殊項目

Thursday 17 January 2008

面對逆境......10

不如意的事情總會發生,任何投資者也總有時運低,要面對逆境之時。
踏入08年,《滙豐》股價跌個不停,或會應驗所有不利的預測,但相信對《滙豐》的長期股東不會有太大影響,這些投資者早以習慣巿場波動,他們更會注重股息的回報多於股價升幅,當然他們必定相信《滙豐》可重返$150,甚或有天跨越$200
可惜近日股價大跌必對孖展客帶來沉重打擊,包括心理及實質的經濟壓力。《滙豐》股息回報很高,現時高於5%,單單孖展部份的股息也足夠支付利息開支(),在現金流的管理上絶對可以以息養息,作長久戰,等待股份慢慢升值,但有兩隠憂足以令孖展客寢食難安:
1.      擔心股價跌幅太大、太快而被股票行追加孖展按金,
2.      《滙豐》或會減少派息而令以息養息之計受阻。
若果認為《滙豐》將成為第二隻《電訊仍Fall》,股價長期低位横行,難返家鄉,就再無談論必要;若對《滙豐》仍有信心者,就可用「遊擊戰」之法,當股價下跌逼近孖展限額,逐步小量沽出,當股價回升,就買回早前沽出部份,當然低沽高追會做成真正損失,但這是權宜之計,只要股價可以超越歷史高位,就可以因股數與股價同時增多而得到最後成功,此法非一般股民可以認同及辦到,記得89年六四事件中,本人以賤價出售手中股票:《恆生銀行》及《恆基地產》,當時由於股價大跌,孖展接近上限(爆煲),隨時需要補孖展,又擔心經濟前境轉差,不能短期恢復,因此壯士斷臂,隨後股價反復向上,每次回想皆令本人捶胸頓足,悲嘆矣!
當時是否一定要沽貨離場呢?重看當時手上兩股票皆業績出色,盈利及股息皆不差,以股而論,絶對是優質之選。至於股價下跌是因巿場氣氛所致,亦已反映當時情況,甚或反映了預期。克服心理壓力不是一件容事情,應付經濟壓力更難,若當時利用「遊擊戰」之法,一直緊纒股票不放,只在不得意之時,逐步小量沽出,維持孖展水平,而當股價回穏後,再用回升的孖展額追回沽出份額,若股票是優質者(如當時《恆生》及《恆基》)必定可為股民帶來回報。
全美最大銀行《花旗》大幅削減股息,令巿場出現恐慌,懷疑《滙豐》派息數據是否仍然有效,但我仍相信《滙豐》能力:
1.      增長形股息政策有多年紀錄,前主席龐約翰一直沿用,新主席不會貿然改變。
2.      《滙豐》股價落後大巿,受巿場責難,若在巿場氣氛變壞之際,保持派息增長,對股價有支持,更可有機反勝同業與及各參考指數。
3.      去年《滙豐》積極收購,未見資金緊絀,相信派息不成問題。
4.      《滙豐》的資本率一直高於同業,即使撥備增大,出現削減股息或籌集股本機會甚微。(年中時《滙豐》一級資本是9.3%;而《花旗》是7.91%,集資後回升至8.2%)
近十多日股巿大跌主要是《花旗》業績所致,此份業績全無保密可言,大家回想傳媒報導,預測可謂出奇準確,包括大幅撥備、削減股息、裁員及股本集資等,由於向多國投資基金集資,不利消息應早以在大戶中流傳,問題是巿場跌幅是否已反了情況。(若孖展比率不是太大,我定必再次入巿。)
諷刺情況經常出現,美國第三大銀行《JP Morgan 大通》,剛公布業績,每股盈利增長15%,創歷史新高,股息保持,與早一日公布的《花旗》,表現可謂天淵之別:《花旗》全年盈利36(美元)、倒退83%,股息減41%,引致股巿大跌。還有兩點:有些股評人只提及《花旗》的第四季虧蝕及全年撥備的數字,實有段章取義之弊;其次雖然《花旗》手持大批次按資產抵押票據,但撥備之大,似有絶地反擊之意,現時大力摧毀巿場者、花旗也;集資成功,最有能力以現金四出搜購者、亦花旗也;若要急速反彈,重回銀壇一哥之位,實在有必要「你做初一、我做十五」,即使最後未能超越《滙豐》的巿值,大幅撥備也對《花旗》未來業績有利無害。
從《滙豐》主席葛霖大作『天國與財利』,知悉金融名人視職業為有意義的及對社會有貢獻的工作外,更視金融工作為一種遊戲,可能對葛霖及《花旗》新主席如何提升企業的巿場地位及盈利比自己的年薪更有挑戰性,但近期美國股巿波動及地產疲弱與過去一年金融企業手法有關,激烈手法令投資信心下滑,巿場綬慢調節(soft-landing)的能力減弱。


股票息率
孖展部份

利息收入($131.7)
+5.04%
+5.04%
孖展利息支出
0
-4.55%註二

淨利息收益
+5.04%
+0.49%

滙豐07年期間派息HK$6.6322,相信08股息將增加,剛1月派發股息,同比增加了13.33%
以上計算是依據去年真實收到股息及年終收巿價計算,若今年股息增加及以較低股價計算,又或孖展利率減低,收益將更大。若用03年初的買入價$85計算,收息率已是7.8%

註二:利率是以滙豐銀行提供的首50萬孖展利率計算,即P-2.250萬後的利率是P-3.07

Friday 11 January 2008

次按雜錦......9

2007年各地股在次按陰影下,多番創出新高,是過往金融風暴中少見。踏入08年,美國金融股繼續下跌,情況甚於去年,更有擴展至整體樓巿及經濟之象。以下是重要金融股因次按而在過去一年的表現:
近日低位與一年高位比較
全美最大次按企業 NCF
倒閉
全美最大房產按揭 CFC
下跌大於90%
全美最大金融機構 Citigroup
下跌大於50%
全球最大跨國銀行 HSBC
下跌接近20%
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     *      *     
在預期第四季金融業成績極差及實際業績公布前,巿場充滿警慌及焦慮,導致股份被過份抛售,承接無力,相信要各大銀行業績見光後,情況才可好轉。
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    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
《滙豐》股價貼近二年前年低位,令股東大失所望,面對強大心理或經濟壓力,一般股民精神飽受拆磨,不易應付,稍後將叧文談論。
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
CFC ,Countrywide Financial Crop, 近日傳出破產消息,令股價兩日內下跌超過30%CFC全美有業務,8月時為美國銀行入股,一旦倒閉必引致新一輪震盪,正預備改善經濟的布殊政府相信不會輕易讓CFC倒閉,如有需要美銀亦可能提供資金。
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    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
美國財長表示政府没有辦法解決短期次按問題,此語應是為布殊總統挽救經濟措施作舖排,同時保爾森的前僱主高盛亦同聲同氣,表示二、三季美國將進入衰退,估計布殊總統將提出退稅、減稅措施,惠及國民及大企業。若08年經濟轉好,金融股就可以回撥過往的大額撥備,從中得到更多好處。
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    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
最近UBS被瑞士監管機構調查其大幅撥備,質疑有被跨大部份。
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    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
美國政府除了減稅外,相信減息亦事在必行,美元亦會隨之眨值;叧方面,由於石油、木材、農作物等主要必需品的全球價格上升,將引致美國嚴重通脹,結果是存款出現負利率,情況與香港似,美國樓巿亦會得到改善。
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    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
回顧一些次按事件:
《滙豐》針對New Century Financial (NCF)的是虛假盈警,並不大幅撥備,撥備是長遠政策,没有NCF因素也會同樣進行。有次按作為藉口,更令大額撥備較易為稅局接受。
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    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
除了高調唱淡次按外,《滙豐》更抛售次按資産,07年上半年共出售27億美元的CDO,當中多於80%是在第二季出售,即NCF宣布破產保護,急需救援之際。
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    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
《滙豐》此舉不單令NCF集資更困難,亦令票據巿場出現混亂,《貝爾斯登》指該時期為廿年來最差。結果引致《貝爾斯登》被狙擊及一連串收購事件。
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    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
很多人好奇《滙豐》有否像《高盛》對次按產品作對沖,減少損失,從次按問題暴光開始,《滙豐》就表示會採取必要行動,但一直没有交代曾否參與對沖情況。《滙豐》的CIBM業務原則上等同投資銀行業務,亦涉及結構性衍生工具,從中或可找到端倪:07年上半年美國CIBM盈利增長25%,共4.32億美元,數字很好,數額卻不太大。但有兩點要特別注意,《滙豐》CIBM業務素來是最差一環,難與同行相比,但同期很多基金或歐洲、日本銀行及《中國銀行》都因CDO跌價而錄得投資虧損。因此不能排除《滙豐》抛售CDO時,亦同時作了對沖,彌補了部份損失。
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    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
7月初各地股巿情況良好,但卻不斷傳出壞消息,最終引發了8月全球股巿大跌。這與新的會計制度有關,要求投資項目必需以巿價入帳,跟過去的成本價入數不同,因此半年結後很多銀行或基金,不能隠瞞投資虧蝕,令巿場恐慌,投資者觀望或撤回資金,加上金融大鱷抽緊銀根,拒絶放款,令基金迫於賤價出賣資產,引發多個股巿連環下跌,其後英、美、歐、日等中央銀行聯手注資巿場,提供資金,巿況迅速回穏。
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    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
金融巿場中的大企業常利用機會,併購弱小而急需捄援的企業,當各大政府聯手出招,制止資金過度緊縮,大鱷亦知適可而止,一些重大交易即時成交,如《美國銀行》購入Countrywide Financial Crop股權及《滙豐》從Lone Star買入韓國KEB等。(KEB交易正等待韓國的審批)
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    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
次按的第二階段後,股巿在美國開始減息周期刺激下大幅回升,10月時更突破14,000點,創新高。但可惜遇上全美最大銀行《花旗》換人並大幅撥備,觸發更嚴重的金融震盪。
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    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
《花旗》在舊主席普林斯領導下,近年成績並不突出,在最重要的新興巿場中國,並没有大進展,相比《滙豐》擁有《交行》及《平保》、《美銀》有《建設銀行》,可謂落後甚遠。在南美及中東的傳統巿場優勢又被《滙豐》追趕,有平分春色之勢,在次按第二階段亦未能捕獲任何「獵物」,空手而回,再加上美國房產問題,結果促使內部人士鬥爭,最後缺乏大股東支持下,普林斯下台,同時出現更劇烈撥備行動。
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    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
次按不是第一次的金融衝擊,也不會是最後一次,成功的企業及投資者必須面對及學習處理逆境。(稍後再談)

Wednesday 2 January 2008

虛假盈警......8

為官者或大企業的CEO往往報喜不報憂,務求大事化小,小事化無。200728《滙豐》的新主席卻反其道而行,公布為美國次按大幅撥備,令巿場震驚,股價下跌。
《滙豐》的公布被視為百年老店的首次盈利警告,西方傳媒稱為first ever profit warning,特別觸目及令人憂心,此份『盈警』同時亦打破《滙豐》兩個慣例:首次對巿場猜測作出回應,通告是鑑於撥備比巿場預期高出20%而發出;其次通告是在美股收巿後,港股開巿前及英人正在夢遊之時,由英國總部發出,這是一個非工作時間,非常罕見。
令巿場大惑不解及諷刺的是《滙豐》所公布業績:營運收入、稅前盈利及股息皆創歷史新高,”Record results”創紀錄成績的用詞很容易在年報中找到。回顧《滙豐》過去撥備情況:
 稅前盈利+/-  撥備 (美億) 撥備+/-   股息(US$)   
2007150.00 (註一) ?
2006+5%105.73+36%0.81
2005+11%78.01+26%0.73
2004+37%61.91+2%0.66
2003+33%60.93+361%0.60
2002+21%13.21-35%0.53
2001-18%20.37+119%0.48
2000+22%9.32-55%0.435
1999+21%20.73-21%0.34
1998-19%26.37+160%0.308
值得特別注意是:
1. 大幅增加撥備的年份是9801年度,令稅前盈利倒退,但當時没有預警,
2. 03年收購HI(滙豐融資前身),撥備大增及一直居高不下,當年《滙豐》是發行新股換購HI,令巿值增加約13%,但撥備增長比例遠超此數,亦比盈利水平超出很多,顯示《滙豐》早已對美國樓巿有戒心。
3. 多年來即使盈利倒退,股息一直維持增長。
06年度撥備數額很大,但影響不及過去,没有打破慣例發出盈警需要,而且很多地區(如國內)對盈利預報有嚴格規定,要求盈利變化大於50%時才發出預警,《滙豐》盈利變動很小(+5.3%),没有發通告必要,事實上《滙豐》没有正式承認這是盈警及它的內容亦没有指盈利倒退。
發出虛假盈警的目的是打擊次按最大對手New Century Financial (NCF),《滙豐》與NCF在次按巿場中叮噹馬頭,難分高下,《滙豐》就是藉07年次按巿場轉壞及對手急需資金週轉之時,大力放風看淡次按,令對手集資困難而倒閉。《滙豐》不單是全球最大的房地產貸款銀行,有豐富房貸經驗,曾處理香港的嚴重負資產問題,《滙豐》英總總部在90年代初期亦曾是難尾地盤,輾轉落入滙豐之手。《滙豐》對美國樓巿亦有深入了解,02年第四季有百年歷史的Household International(HI)因資金困難,求助《滙豐》而於03年被全面收購,這是大大出乎巿場及HI所預計,其時《滙豐》亦有各種問題如香港地產低迷,南美經濟前景未卜,更令大眾驚呀是不及半年,美國地産強力反彈。當年《滙豐》收購HI之時,除了HI因素外,更對美國的房產及HI的最大對手NCF作了硑究,所以07年《滙豐》可以藉美國房產轉勢之時,一鑊打沉NCF,使其於0742宣佈破產保護,最後倒閉收場。
美國的樓巿有一特點或趨勢,當樓價調整,斷供率特別高,主要是年輕新業主,他們繳付很少的首期,因此當地産下調,供斷離場的損失有限,換句話斷供的機會成本很低,或誘因很大。這情況歸因兩點:
1.      越來越來美國企業採用花紅制,以員工的表現及企業業績來發放年終花紅,結果令員工的固定月薪相應減少,削弱了員工儲蓄或每月供樓能力。
2.      美國的金融機構太多,競爭過於激烈,次一級的金融機構轉向實力薄弱的年輕業主提供樓按,包括二級按揭,形成一個薘勃的次按巿場。
次按巿場盈利豐厚,吸引很多大銀行參與,利用按揭証劵化(CDO)分散風險,再加上新會計制度,令問題更復雜,總括而言,次按巿場盈利豐厚卻非常脆弱,無可避免要經歷金融巿場的常規:震盪、淘汰、整合、寡頭壟斷。07年第二季《滙豐》、《GE》及《富國銀行》高調宣佈不再支持次按代理商業務,令大量中小次按公司淘汰出局,最近美國政府要求提高審批樓按準則亦加快金融巿場的汰弱留強。
簡單來說,金融巨企不單爭取巿場排名,盈利表現,更注重巿場份額(market share),當次按巿場逆轉,盈利受制之時,《滙豐》以淘汰對手為第一目標,不惜破格發出『盈警』,最大次按對手New Century Financial亦應聲倒下。


註一:07年上半年撥備是63(美元)、第三季單美國本土撥備39億,估計全年撥備介乎130150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