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 5 October 2006

炒股難......52

噫、吁、嚱,危乎高哉!炒股難,難於上青天!

很多股民認為只要低買高沽,就可炒股致富。但如何買到平價股票呢?掛牌5元以下的股份不一定是容易獲利,近百元的也不一定是增長緩慢,由下表可見。


電訊仍Fall      
宏利金融      
恆生指數      
31/3/2003(沙士)      
$4.40
$93.5
8634
29/9/2006
$4.76
$253
17543
8.18%
270.59%
203.19%

價值形投資
有些股民希望成為價值形投資者,卻錯誤理解,以為以$2買到價值$10的資產,就可sure win,事實上能以巨大折讓的價格買到股份也末必獲利,即使大股東提出私有化或願意出讓,亦要獲多數小股東通過,觸礁的機會很大。長揸這類資產折讓大的股票,即負上資產隨時變壞的風險。
 陸叔經常指《和黃》資產豐厚,內在價值非常高。價值形的投資者會有完全不同的看法,3G是和黃的重要業務,投資龐大,至今未有盈利,06年上半年營運虧損120億,以『富爸爸』的觀點此是負債而非資產(註一)3G何時轉虧為盈仍是一個問號,可能還要等候數年,間期一旦出現變數如4G等新技術,3G前景就有很大障阻。
 價值形投資者應考慮未來日子可創造出來的財富,及其風險有多大,而非股票當前的資產淨值。

投資者經常用P/E、息率去計算股份,但低P/E,高息率是不足以推動股價上升。公用股多是息率高,P/E低的股份,往往因缺乏增長空間,令股價升幅緩慢。相反有些股份有高增長率,但P/E高而息率低,結果股價每遇巿況逆轉,就「冚包散」,明顯例子有6年前的《中國移動》,股價由$80下跌至$20以下,近期因高增長的股息才能帶動股價再次回升,但與歷史高位還有一段距離。投資者應同時考慮P/E、息率及盈利的增長率,才可選到抗跌力強,有增長空間的股份。

年報是了解公司的重要工具,可惜企業編寫年報多避重就輕,隠惡揚善,如《電仍》的年報編寫得非常好,惹人憧憬,讀後可能令人有衝動買入此股。
對新股民來說,看年報不是容易事情,即使是同類企業,也各有不同編寫及入賬手法,令人難以比較。
有一些賬目有問題的公司,如已倒閉的《泰興光學》、《海域集團》等更會極力掩飾,給投資者留下美好印象,而不知大限將至。
 年報是非常重要,投資者多比較不同年度及多間同類企業的年報,就會知道業績中「泡沫」成份有多少,公司政策,資金管理是否合理,管理層有否說謊,是否誠實可靠。毫無疑問學習閱讀年報是需要時間,起步有點困難,就像學習新語文,當上手後,一切就簡單很多。

股民喜歡聽從專家意見,但切忌盲從,近期中資金融股大旺,卻令我聽到一些笑話,有一郭姓分析員指國內銀行業大有可為,因為「全國有13億人口,銀行只有幾間」,事實上國內銀行超過百間,只是港人認識的比較少。
 五月尾彭姓分析員指《中國人壽》是「見唔到頂」,理由是「中國人口多,保險業剛起步,需求很大」。當時《中壽》股價$12.85,三月內已上升超過20%$15.3+,似乎彭姓分析員料事如神,事實上類似說話經常聽到,特別是當股份進入泡沫期,正如6年前的《中國移動》,當時股價突破$50大關,不久創出$80歷史新高,當時亦聽到「中國人口多,電訊業剛起步,需求很大」,可惜今曰《中國移動》股價仍是$50+,若《中國人壽》繼續急升,步《中國移動》後塵的機會是很大。
 叧一名嘴陸叔亦指《中國人壽》可於一年內見$20,原因是「《宏利》可升5倍,《中國人壽》亦可升5倍」。我真的不明白這是什麼道理,兩者同是新上巿的保險股外,就没有其他相似之處?陸叔的解釋似乎是too simple, too naïve,跟本不可算是一個理由,無論兩者股價走勢是否一樣,兩隻股份基本上没有關連性。

很多股評人設立投資組合(註二),標榜好成績,要比恆生指數為佳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,只需剔除《電仍》等比較差的就可以做到。他們的投資只經歷一段美好時光(沙士後至今),並末真正考驗,能戰勝股巿低潮才可稱得上為好成績。

股民炒股還要注意很多事情待續


註一:資產是可以帶來現金收入,負債則令資金流走,帶來更多財務支出。
註二:過往曾提及,見網誌『投資組合(1)(2)……7&8』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